猫头鹰需要睡眠,但其作息模式与人类及其他鸟类存在显著差异。作为夜行性动物,猫头鹰白天通常在树洞、岩缝或隐蔽处休息,每次睡眠时长约12-14小时,以恢复夜间捕猎消耗的能量。其睡眠姿势独特,常单脚站立并将头部扭转270度藏于背部羽毛中,这种姿势既能保暖又能快速警觉危险。
猫头鹰的睡眠周期包含多个短时浅睡阶段,期间仍能感知外界动静,例如对突发声响会立即睁眼观察。这种“分段睡眠”策略使其在休息时仍保持一定警觉性,适应夜间捕食的生存需求。此外,猫头鹰的视网膜中含有大量视杆细胞,对低光照环境高度敏感,进一步强化其昼伏夜出的习性。